姜大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其中,完善体系是制度设计,而完成这一制度设计任务的抓手,凝聚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
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性纲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是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路径性指示;《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是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可操作性措施的“亮相”。上述三者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逻辑链。
中国今天之所以在世界上有话语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所有工业门类都齐全的国家。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背后,是一个支撑其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过去40年里,职业教育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一个“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完成逻辑链的形成,将持续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升级。
同时,作为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也是社会公平的润滑剂、个性发展的动力源。只有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培养个体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从而实现个体的人生价值。
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社会上特别是部分企业,应该改变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部分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不看毕业生的实际工作能力,而将着眼点放在学历上,非要招本科以上毕业生,这是不合理的。
职业在一个人的成长和个性的张扬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企业家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背景,但通过职业彰显了自己的价值。高职高专毕业生并非自己不想发展,部分企业不给他们发展的空间,是氛围让他们待不下去。
国务院取消了70%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就是为了降低就业门槛、促进就业创业、保障社会稳定。企业招聘也应该更看重毕业生能力,不要再立起学历门槛。
(本报记者 刘亦凡 采访整理)